论幽默
作为语言的佐料,幽默在交流的时候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可以起到缓和紧张气氛,接触尴尬,彰显宽容心态等效果。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佐料,如果反客为主,语言里面除了包袱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则容易让给听者一种玩世不恭,不靠谱的感觉。也就是常说的,“我本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结果跑偏了成了一个逗逼”。所以说在形式上来说,幽默的频度很重要。
然而我们把场景日常生活交流,改换到舞台表演,则又是另一番情景,相声小品滑稽剧诚然可以围绕一个深刻主旨进行探讨抨击,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编剧或者表演者对某个某些热点问题的观点看法;但如果通篇全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也倒是未尝不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紧绷的弦于此时放松,这也是这些以幽默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的一大功用。
根据对几千年来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幽默笑话做出分析,喜剧大师得出幽默的几种分类:制造期望(包袱)然后破坏期望(抖包袱);将两个差异巨大的事物进行类比结合;一反常态的滑稽举动与语言等。就拿中国传统相声来说,比如“方言哏”,因为以前人们跨地域交往并不方便,所以相对见多识广的相声演员用一种在本地听来很陌生而且很滑稽的方言乃至外语来进行逗乐,属于利用了人们对夸张的反常状态的幽默感;“伦理哏”,捧哏逗哏演员互相称自己为对方长辈,也就是常说的“在辈分上占便宜”,也起到了反常对比幽默的效果;某些涉及男女或者其它某两个不同群体的对比,可以产生差异巨大的类比;还有很常见的先宣扬自己比如“精通诗词歌赋熟读四大名著”,接下来却把四大名著说成“三国 红楼 西游 哈利波特”之类的制造期望与破坏期望的笑料。在传统相声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新元素,历久弥新,产生很好的舞台效果。
但是现在一是随着通讯方式的发达,地域之间的隔离渐渐减轻,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人也见识得越来越多;二是随着西方个人主义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看重自己乃至自己这一群体的名誉,或者用《犯罪学》作者加罗法洛的话说,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拥有了更纤细的感情,原来的一些看稀松平常的事情现在也能够触动人们自尊与公正的神经。所以以上列举的所有传统哏现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也都经历了猛烈的抨击,比如对“方言哏”以及一系列涉及地域差异对比的笑料触动了“地域歧视”的红线;不同群体的对比则是更直接的一群人歧视另一群人;伦理哏虽然没有让观众事实上损失什么,但有一些拥有正义感以及正直感的观众会提出这种笑料是对演员的不尊重;甚至连对“哈利波特选入四大名著”这种笑点也会有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或者说复古者对其进行抨击,指其不利于真正的文化进行传播。还有因为一些广为人知的原因,很多传统相声中的段子也就背上了“三俗”的骂名。
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呢?是反骂这些挑刺的人“鸡蛋里挑骨头”或者“吃饱了撑得”么?我个人受加罗法洛与马克思等社会学家的理论,以及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思想的影响,认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转遍甚至革命,这是我们人类不能违逆的客观规律,同样我们也不能自欺欺人地无视它。所以这些对传统幽默的抨击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因此幽默的大形势可以不变,但内容需要革新。不过这样又迎来一个新的问题,幽默内容的革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往幽默笑话中引入新的知识领域。诚然幽默演员的知识领域应当超前于观众,这样才能制造出“违和感”的笑料,但如果太过于超前,比如某个相声演员使用了一个高能物理的研究结果与相对论看上去相违逆的佯谬,如果观众对这两个对比事物一点都不清楚,也很难起到包袱的效果。在这方面有句俗话说得好,“前进一步是先进,前进两步是先烈”,步子太大容易那啥,大家都懂的。
由此看来,冲突一直不可避免。今天的冲突就会奠定明天幽默的格局,而明天的言者与听者之间又会围绕新的笑料与时俱进地产生新的矛盾。但也许唯一能够让人乐观一点的是:整体的幽默水平与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冲突中螺旋上升,而且根据这个逻辑关系,如果人类不毁灭的话,这种“进步”则会是永无止境。